沒有學生上課在學新東西的啦!

沒有學生上課在學新東西的啦!

文/蕭宇辰

以前在教學現場,我自認算是邏輯口條好,再挾著年輕貌美(?)的優勢,學生普遍蠻愛我的,常常聽到學生說很喜歡上我的課這類甜言蜜語。這讓我自信心爆棚,學生這麼愛我,代表我真的教很好吧!

BUT,事實總是令人心碎。

有一年我在一所大校教十個班級,段考成績出來,全校前三名的班級和倒數三名的班級都有我的份;而那些下課時間總是圍在我身邊的學生們,成績更是中下。當然,認知型的紙本測驗無法體現學習的全貌,但還是足以拿來反省教學的好壞。其他資深老師安慰我說:「成績主要還是看班風啦」、「學生的資質和用功程度都不一樣啦」。但這樣的安慰反而令我更加沮喪:如果學生的表現真的受其他因素影響比較大,那就都自習課就好啦,需要我幹嘛?

但學生都跟我說:「老師你教得很好耶!」難道是騙人的嗎?

嗯,騙我的。而且,他們不只騙了我,同時也騙了自己。

 

沒人上課在學新東西?Dr. Muller 的警世研究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位教育工作者 Derek Muller,認識他和他的研究,剛好可以幫助我們解答這個問題。

Muller 是一位相當知名的 YouTuber,頻道名叫 Veritasium,內容主要以科普知識為主;他同時也是一位教育學博士,之所以會經營 YouTube 頻道,也是源自於他自己的研究。Muller 的博士論文是在探究教學方法的成效,內容相當精彩,我簡單和大家分享如下。這篇論文的核心是一個相當有趣的實驗。首先,Muller 找了一批大學生,在沒有額外學習的情況下進行物理學測驗,考牛頓第一和第二運動定律,並得出平均分數。他將這批學生隨機分成均質的 A、B、C、D 四組,四組的前測學習平均分數相同。

接著,各組分別觀賞了內容不同的教學影片。A 組觀看的影片是最基本的版本,影片中的老師以最常見的講述式教學法來說明牛頓的理論,並佐以許多資料、圖表等。B 組觀看的影片內容和 A 組大同小異,但是影片還額外提供了一些有趣、有用卻不在測驗範圍內的物理知識。C 組看的影片也以講述式教學為主,但比 A 組多了一個環節,那就是特別點出並釐清了一些「常見迷思或錯誤認知」。最特別的 D 組,他們所觀看的影片中有一對師生,內容從頭到尾都是學生不斷說出他認知中的牛頓第一、第二運動定律是怎麼運作的,而老師只做一件事:不斷打他槍;就這麼往復循環多次之後,才逐漸推導出理論的正確樣貌。

觀看完影片過後,各組的學生都進入後測;雖然大家面對後測的自信程度都差不多,但後測結果卻顯示,C、D 兩組的進步幅度,遠比 A、B 兩組來得大!

引用自Muller, D. A. Designing effective multimedia for physics education. Diss.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2008.

 

Muller 的實驗曾在三組不同程度的大學生上重複做過,分別是圖表中白色長條代表的「基礎程度」(入學前沒有物理先備知識)、淺灰色長條代表的「一般程度」(高中時上過物理課)和深灰色長條代表的「進階程度」(高中時上過物理課且成績優異)。從圖表中可以看到,基礎和一般程度的學生,都以看過 C 組或 D 組影片者進步幅度較大;而對進階程度的學生來說,觀看 D 組影片則是特別有效的學習方式。

A 組所看的影片資訊豐富,講述得也邏輯清晰、有條不紊(尤其是相較於 D 組影片中的混亂對話而言),B 組影片更是兼顧到學生的興趣與動機,但 C、D 組的學生表現卻更加亮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原因就在於:沒有學生上課時是真的在學新的東西,反而大部分時候只是想確認「自己知道的東西是對的」。這樣講當然有點極端啦,但實際上,順向式的知識講授,無論講得好與壞,本質上就是效力極差的資訊傳遞方式。當學生本來就對知識懷抱某些迷思卻不自知,老師所說的任何話都會被過濾,能被聽進去的話往往是學生本來就相信的話。這就是所謂的「確認偏誤」。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講授」的好壞不等於「教學」的好壞。目前多數的教師甄試在試教時,衡量的依然是「講授」的能力,是大有問題的啊,但制度面的問題我們就先不開展了。值得高興的是,Muller 這篇論文還是反映了一個令人振奮的事實,那就是:運用一些不同於講授的教學技巧,是有助於學生學習的!

C、D 組學生的學習體驗中,最重要的共通點就是:被點出了許多可能剛好是他們所懷有的迷思和錯誤認知。當這些迷思被狠狠戳破,對學生來說是很有感、很有衝擊力的;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像D組影片的老師經常不直接給出答案,學生卻也會開始思考:那答案是什麼?這個自發的思考過程是痛苦的,是對於未知的迷茫;但認清自己「不懂」,正是逼近真相的道路。後測的結果就反映了這個事實。

Muller 後來拍知識影片時,也在反覆運用這類教學技巧,非常推薦大家上去他的頻道看看。

 

迎戰確認偏誤!源自教學與內容產製的心法

上述關於「確認偏誤」的掌握,該怎樣落實到教學現場裡呢?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必須認知到比起「教完進度」,破除學生自以為正確的迷思更重要!(這真的是現場許多老師跨不出的障礙,我們會有種如果沒親口說出知識,就是不盡責的迷思)怎麼做?其實很簡單的,三步驟讓你大大提升教學成效!

  • 打學生臉

  • 很簡單吧!你可以回頭檢驗你的課堂編排,是否包含這基本的三段式結構。說到這邊,應該也會有人問,一開始該如何找出植基於學生先備知識的迷思偏誤呢?

    其實這對於有幾年教學資歷的老師並不難,我們會知道什麼是「重點」,而重點的反面往往就是迷思的所在。找尋這所謂的重點與迷思,除了根基於知識本身的關鍵性之外,當然也有部分是參考學生過往測驗的常犯錯誤。所以對比較有經驗的老師來說,找出常見迷思容易,更重要的是修正教學方法,避免「強調正確」,而是「凸顯錯誤」、「凸顯錯誤」、「凸顯錯誤」。

    但如果你是新手老師,或就是想更加確定學生的迷思到底在哪裡呢?從對自己教學能力的懷疑與挫折中站起來後,我在教學方法上有了許多反思與調整,並找到了一套可以幫助自己掌握學生迷思的心法。後來,我也把這套心法搬到臺灣吧的內容產製上,而且發現在教學現場對學生有效的方式,在網路進行傳播時也能看到效果,反之亦然。這裡就跟大家分享幾點掌握學生/觀眾迷思的好方法:

    1. 反問自己

    反思自己學習時的迷思。雖然世代有認知差距,但通常自己突破盲點的契機,也會得到一定數量觀眾的共鳴。我們在假定影片觀眾的特性時,也是先以自己作為假設;我們覺得有感,就預設觀眾也會有感,然後再來往覆調校。

    2. 市場調查

    這邊當然不是說去發問卷什麼的,但可以先從較為熟悉的學生交流詢問。我做影片時,也很常煩臺灣吧其他夥伴或是家人的。而結合第三種作法,可以讓這樣的交流詢問更加有效。

    3. A/B Test

    教學和內容產製都沒有標準答案,我們只能試著找出更佳解。我們可以先試著假設兩種「學生(觀眾)迷思」,在主內容不變的情況下,依照學生/觀眾反應來調整論述結構。

    只要在處理內容時把握以上這些方法,就較能避開「知識的詛咒」,不會把知識一股腦倒給學生/觀眾。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Taiwanbar Studio 臺灣各種吧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