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波蘭人願意幫助烏克蘭難民?從烏克蘭與波蘭邊境的歷史故事說起!

為何波蘭人願意幫助烏克蘭難民?從烏克蘭與波蘭邊境的歷史故事說起!

文/酒保 Kelly

2022年2月24日清晨,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以「去軍事化」與「去納粹化」為由,對烏克蘭展開「特殊軍事行動」,不到幾分鐘的時間,烏克蘭首都基輔、北邊靠近俄羅斯的哈爾科夫和南方的奧德薩等地皆傳出了遭到攻擊的消息,烏克蘭官方也馬上出來證實,俄軍已正式入侵烏克蘭。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以「去軍事化」與「去納粹化」為由,對烏克蘭展開「特殊軍事行動」。

戰爭爆發後,許多烏克蘭人的家園遭到破壞,他們被迫離開居住地,到安全的地方避難。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在難民最多的時期,逃離烏克蘭的難民人數超過500萬人。這是二戰以來歐洲所面臨擴大速度最快的難民危機,而緊鄰烏克蘭的波蘭,也成為這場危機中接收最多難民的地方。

為什麼波蘭成為烏克蘭難民的首選之地?

早在戰爭開打之前,波蘭與烏克蘭之間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波蘭聲援烏克蘭
source:Alisdare Hickson | flickr

自從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爆發後,烏克蘭移民到波蘭的人數快速地上升。俄羅斯併吞了烏克蘭的領土克里米亞,導致許多烏克蘭人失去家園;同時,波蘭經濟快速地成長,出現了大量的勞動力需求。兩個條件結合之下,受到戰爭波及的烏克蘭人便紛紛湧入波蘭就業。根據統計,2022 年烏俄戰爭爆發前,大約已有135萬名烏克蘭人在波蘭居住或工作。

除此之外,也有越來越多烏克蘭學生前往波蘭就讀大學。2015年,波蘭的烏克蘭學生註冊人數為30600人,與前一年( 2014 年)相比成長了 30.8%,而且將近 4 成的學生表示畢業後有意願繼續留在波蘭工作。
隨著人口的流動越來越頻繁,很多人在波烏兩地都有認識的親戚或朋友,因此波蘭人與烏克蘭人的關係也變得越來越緊密。戰爭發生後,許多烏克蘭人來到波蘭投靠親友,而波蘭政府也迅速地宣布開放國境,讓烏克蘭難民得以逃離戰火的威脅,從這裡展開新的生活。

面對大量湧入的難民,波蘭人如何應對?

波蘭東南方的小村莊 — 梅迪卡(Medyka)是烏俄戰爭爆發後,受理最多難民入境波蘭的關口。最高峰的時候,每小時就有 1500 人從這裡穿越邊境進到波蘭。

烏克蘭人穿越邊境進入波蘭
source:Міністерство внутрішніх справ України@wikimedia

入境以後,首先迎接這些難民的是一條兩側搭滿臨時帳蓬的街道,帳篷裡提供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物資,有睡袋、行動電話卡、尿布等生活用品,也有各式各樣的食物、熱茶、咖啡可以取用。志工們在人群中穿梭,為逃離戰火的烏克蘭人們提供需要的協助,也引導他們搭上政府安排的巴士,前往避難所。

面對這批無助的難民,首當其衝的波蘭,從政府到民間都在此刻展現了高度團結,各地的主要場館全都成為了難民暫時的住所,志工們也組織多語言的志願團體,協助安排醫療、住宿、諮商等資源。

在短短一個月裡,波蘭就接收了大約250萬名難民。即使大量進入的人口造成波蘭很大的壓力,他們還是想辦法找尋資源,盡可能地接收、幫助這些因戰爭而被迫離開家園的人們。

義無反顧地伸出援手,只為對抗共同敵人 — 俄羅斯

當被問到為何自願站出來協助難民時,除了「基於人道精神提供救援」的答案之外,波蘭人還有一個更強烈的動機 –– 「共同對抗俄羅斯」。

波蘭《共和國報》(Rzeczpospolita)委託波蘭民調機構「市場與社會研究所」 (IBRiS)於 2022 年 2 月 25 日進行的調查就顯示,有 78% 的波蘭人現在害怕戰爭,而且有近 65% 的人擔心波蘭領土的完整性會跟著受到影響。

波蘭記者蓋貝特(Konstanty Gebert)在接受臺灣媒體《報導者》採訪時也說道:「我們真的覺得烏克蘭人在打『我們的戰爭』,所以我們必須做點什麼。因為如果烏克蘭沒有停下俄羅斯的侵略,敵人就到門口,或更慘,到家裡來了。

烏克蘭尼古拉耶夫的一棟行政大樓被導彈擊中
source:Bulent Kilic/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flickr

烏克蘭受到的侵害,喚醒了波蘭人對俄羅斯的危機意識。

二戰結束時,波蘭與烏克蘭都被納入了蘇聯的體系中,兩者卻在之後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命運。

波蘭在 1990 年結束共產政權後,便快速地向西方靠攏,1999 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004 年加入歐盟。而烏克蘭則是在 1991 年蘇聯解體後才正式獨立,國家內部也一直存在東、西兩邊政治意識形態分裂的問題,再加上俄羅斯對烏克蘭政治的持續介入,使得烏克蘭夾在歐盟與俄國之間,成為兩股勢力相互交鋒拉扯的衝突地帶。

波蘭一直都明白,烏克蘭的地位對他的安全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在烏克蘭宣佈獨立後,波蘭人便第一個跳出來表示支持,試圖與烏克蘭建立起友好關係。從此以後,波蘭就成了烏克蘭國際關係上的重要夥伴。儘管在一些歷史問題上,兩方仍存在著重大歧異,但在現實的國際政治舞臺上,波蘭確實不斷地向世界強調烏克蘭的重要性,努力地推動烏克蘭參與歐洲及國際社會。

歐盟與世界各國的加入

面對普丁的威脅,不只波蘭,其他國家也陸陸續續提出了各種救濟方案。

歐盟快速地通過了「臨時保護指示」,讓烏克蘭難民可以跳過冗長的庇護申請程序,直接取得臨時居留權,使他們得以一年內(可申請延長至 3 年)自由地在歐盟內部移動、找工作,並且還可以享有住房及醫療的補助。

因戰爭而逃到波蘭的烏克蘭兒童
source:Mirek Pruchnicki@flickr

前陣子脫歐的英國,也提出了「為烏克蘭人提供家園計畫」(Homes for Ukraine scheme),英國人可以申請提名一位烏克蘭人或一烏克蘭家庭,免費到他的家中居住 6 個月到 3 年,而且可以在英國工作,享有醫療照顧、福利及上學的權利。

更讓人意外的是,連位在亞洲的日本,也宣布開放接收難民。2022 年 4 月 5 日,有 20 位烏克蘭人,與當時訪問波蘭的日本外相林芳正一同搭飛機返回日本,其中有 5 個人在日本沒有親戚或熟人。他們先在日本獲得了 90 日的短期停留,並可以因應烏克蘭的情況,在 90 日之後轉為可工作的一年「特定活動」身份。

回到臺灣,我們可以在難民議題中扮演什麼角色?

過去,身處於海島國家的我們,一直以來似乎都對難民議題少了點共鳴,畢竟當事件發生時,通我們常不會是第一個受到衝擊的地方。

臺灣沒有直接與其他大陸相連
source:臺灣吧

在烏俄戰爭爆發後,全世界都關注著戰爭局勢的發展,新聞整天播送戰爭與難民的訊息,遠在8000 多公里之外的我們,好像也開始覺得自己應該為此做點什麼,於是有些臺灣人也開始討論起「臺灣人接收難民」的可能性。只是這題還需要考慮到臺灣在國際地位的現實狀況,所以酒保寫了另一篇文章 —〈想成為世界的一份子,臺灣人可以做什麼?臺灣接收難民的政策與困境〉,有興趣的捧油可以來看看。

那除了開放接收難民,還有其他方法嗎?

有在波蘭的臺灣人,加入了志工團隊,幫助逃出的烏克蘭人;也有人像影片中的 Fiona 一樣,募集物資送到波烏邊境;還有許多記者前往波蘭,把當地的現況帶出來讓更多人知道。

酒保覺得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關心議題的方式,如果能實際提供幫助很好,但就算無法付諸行動,透過新聞關心時事的你也已經很棒了。在著個資訊發達的時代裡,我們每天都會接收大量的資訊,有的時候遇到了心中覺得重要的事情,想做點時什麼卻又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也是我們想跟捧油分享 Fiona 的故事,以及撰寫這兩篇文章的原因。希望藉由酒保的分享,可以讓想要了解、關心烏克蘭難民的你,有一個開啟這扇門的管道。即使身在臺灣的我們暫時沒辦法給予烏克蘭難民實質協助,每個關心戰爭、關心難民的你,都已經成為了這個議題中的一份子。讓我們用自己最舒服、最沒有壓力的方式,與世界產生連結吧!


補充資料: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全球難民的相關資訊,可以參考「國際特赦組織 台灣分會」製作的〈2021全球難民趨勢報告:全球流離失所人數創新高,今年5月突破1億人〉,受戰火影響的烏克蘭人、敘利亞人,權利和生命受到侵害的阿富汗女性,以及因政治、民族衝突升溫而處於緊急狀況的緬甸羅興亞人、南蘇丹人等,世界上流離失所的人數不斷上升。
國際特赦組織長年幫助世界各地的流離失所者,希望有更多人一起加入關注全球難民的行列。


想成為世界的一份子,臺灣人可以做什麼?臺灣接收難民的政策與困境

一百年前,烏克蘭曾是臺灣人爭取自治的理由

影片連結

  • 臺灣吧的觀眾,也參與了烏克蘭難民的援助行動!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Taiwanbar Studio 臺灣各種吧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