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吉祥物把品牌推到幕前:臺灣吧角色設計大公開!吉祥物設計、定位、企劃和經營
臺灣吧透過黑啤的角色影響力,拉近和受眾的距離,也幫忙促成不同夥伴的合作(詳見角色 IP 授權經營心法文章)!這些經驗讓臺灣吧獲得為品牌或活動規劃全新角色的能力,也讓臺灣吧成為角色 IP 的產地。這篇文章將分享臺灣吧的「角色設計」經驗,包含如何讓角色連結受眾、連結想推廣的內容、彈性應用在各種場景。讓內容透過角色留下吸睛又鮮明的第一印象並創造未來更豐富的互動!
目錄
讓角色在受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因素是什麼?
角色的「外在」和「內在」會對觀眾留下第一印象,也是品牌希望透過角色傳達給觀眾的感覺。透過不同設計風格、線條筆觸、色彩計畫,創造出專屬於品牌的角色外在形象;角色的內在包含個性設定、表情呈現、對話風格等,這些則影響著角色與受眾互動的方式。
問題來了,要如何讓角色更「立體」呢?(這裡也提供角色 3D 建模的服務 哈)
每個人的成長經歷影響著性格塑造,角色也一樣!完整的世界觀(來自何方)、背景故事(出生後的遭遇)會讓角色產生獨特的價值觀、優缺點等。
綜合以上「內在、外在、立體」,經營者可以推敲出角色在面對不同事情的反應,以及不同環境下的肢體語言和互動方式。藉此營造充滿「夥伴感」的角色,讓品牌能透過角色陪伴在受眾身旁!

角色設計如何與品牌形象緊密結合?
在進行設計過程中,會根據角色代表的品牌、企業、機關或活動,選取關鍵字作為核心精神,發展出角色的物種和個性。
案例一: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壯寶 Strong」
像是在臺灣吧在設計雙北世壯運吉祥物的專案中,臺北市政府體育局希望創造一款有雙北意象、合作精神的角色,於是臺灣吧從「北」字形象出發,透過充滿運動感的頭帶將「北」團結在一起。(也歡迎看報導內容,聽聽設計師們的心路歷程)

案例二:臺南第一高級中學百年校慶「竹君」
南一中的專案,校方想設計一款能和學生沒有距離感的學長,於是在角色動作上維持輕鬆感、小聰明的眼神、南一中識別色的髮型,讓角色「竹君」展現出獨特又活躍的性格,且兼具南一中精明、充滿創造力的形象。
案例三:國家人權博物館「梅林 Menrin」
在人權館的專案中,館方期待角色能夠陪伴受眾成為一股溫暖的存在,臺灣吧從史料中選擇了綠島上的梅花鹿作為角色物種,並加上毛茸茸的形象以及諮商師的設定,讓角色「梅林」成為館方支持觀眾的存在。
有了初步的打底,便能開始規劃角色和所屬品牌的關係,從角色故事呼應品牌發展,在世界觀加入活動所需的道具等。打造出專屬於品牌、企業、機關或活動,且有強烈連結的角色。

準備好角色了,如何讓經營者和夥伴們方便、準確又靈活地使用呢?
在經營角色的過程,最期待角色在每個場合都能被有效運用。好懂好用的彈性模組包含角色的一致的比例和色彩、模組化的表情和動作,再更進階就有針對角色所作所為的個性設定、故事背景、世界觀等。透過這些設定可以幫助團隊內部、外部夥伴交接使用,
像是黑啤與啤下組織在《 干你啤事:臺灣吧黑啤的一二三事 》書中公開的,角色的模組化過程、基礎的個性簡介、影響角色成長的背景故事、受個性影響的房間樣貌等。



完成角色後的「經營定位」
角色設計會隨著經營階段的不同,在定位上有不同考量。「風格度」滿滿的角色,可透過強烈的視覺形象或親切感獲取觀眾的目光;「內容度」取勝的角色,可以讓觀眾跟著故事與角色成長軌跡被牢牢抓住。角色在創造階段,也可以思考未來經營方式,在風格度和內容度兩者當中獲取平衡。
從風格度走向內容度的黑啤與啤下組織
黑啤與啤下組織誕生自 2014 年臺灣吧開始連載《 動畫臺灣史 》,原先跟著旁白說明在畫面中做出相對應的動作;隨著臺灣吧的作品發展,讓黑啤與啤下組織在內容中發揮更多個性和特色,在《 客客客棧 》開始讓不同角色根據自身特色著裝,進入到《 拼經濟吧 》劇情發展考量著不同的角色定位而有相對應的互動,製作《 芬特克 》時則開始由角色個性出發演繹內容。黑啤與啤下組織也發展了自己的系列節目《 黑啤小島演 》、漫畫《 餓食世紀 》等。黑啤、藍地、黃紹、紅瑰、白米各自鮮明的喜好、態度、個性,增加了劇情中的互動,也讓每個角色能收穫各自的粉絲和支持者。

以上分享了角色設計的大方向,未來也會透過黑啤分享角色經營的各種細節!啵掰!

*圖片素材版權屬於版權歸屬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