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吧回顧成果 迎向2023
現在臺灣中小學的課堂普遍使用臺灣吧產製的數位內容輔助教學,黑啤也成為學生族群最熟悉的陪伴。Covid-19 造 […]
現在臺灣中小學的課堂普遍使用臺灣吧產製的數位內容輔助教學,黑啤也成為學生族群最熟悉的陪伴。Covid-19 造 […]
在教育相關的討論中,我們經常談及學生的成長,但似乎不常談到教師的成長。當歷次教育改革逐步改變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測驗標準,教師培養的制度與方法似乎也鮮少被修正。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現今教育環境下的教師職能成長,以及在缺乏系統性規劃的狀況下,能否透過改變自身心態,幫助自己不斷進步。
2021年5月中,驟然爆發的疫情,一夕間改變所有人的生活模式。 遠端工作、居家上課,親子之間相處的時間,瞬間變 […]
如何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呢?在我教學生涯正式邁入第十年之際,我恰好也正在反思這十年當中,是否有做到讓學生對我準備的課程內容感興趣?是否有引起學生想要學習的動機?尤其是我們平常所認知的「引起動機活動」,也就是一堂課的開場、起手式,我到底是否設計得夠有趣,又足以貫穿整堂課的內容?
我們平常之所以認為「引起動機」只是一堂課的開場,很大程度是因為基本教案架構限制了我們對於教學的想像。當然,課堂還是要有個好的起手式,但我們需要更進一步,重新梳理與定義自己如何看待「引起動機」這件事。
在我們吸收知識與資訊的過程中,這些知識與資訊會逐漸形成我們的心智模型(mental models),成為我們理解這個世界的視角與方法。可是,當我們面對新的知識與資訊,發現它們與我們原本的所知、原本已經建立的心智模型有衝突,正如我發現新課本裡的內容與我原先熟悉的不同,我們會怎麼反應呢?
順向式的知識講授,無論講得好與壞,本質上就是效力極差的資訊傳遞方式。當學生本來就對知識懷抱某些迷思卻不自知,老師所說的任何話都會被過濾,能被聽進去的話往往是學生本來就相信的話。這就是所謂的「確認偏誤」。
我們在線上創立社團「臺灣吧-教師聊聊吧」透過持續的線上交流 互動提供教育工作者們完整的數位學習資源。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Taiwanbar Studio 臺灣各種吧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