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頭來溝通力才是最好的性傷害防禦力

到頭來溝通力才是最好的性傷害防禦力

2023年5月「 #MeToo」運動在臺灣發酵,事隔半年相關的討論漸漸平息,許多關心此議題的人們擔心,會不會社會遺忘了而讓悲劇持續發生。如同影集人選之人中的對白:「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這句話點燃了 #MeToo運動,也在運動終了之時,讓我們反省,如果不要因為風潮過了就算了,回到教育解決問題我們可以怎麼做?

過時的警告教育「小心陌生人」

為了保護兒童免於暴力傷害,「阻隔外界」是過去常見的作法,孩子被教導要小心陌生人,「不要靠近陌生人」、「要聽大人的話」這些話語不絕於耳,讓我們學會了對新事物保持警戒,但似乎也暗示主要的威脅來自外界,真的是這樣嗎?

根據衛福部公布2022年的性侵害通報紀錄統計,全臺灣18歲以下的性侵通報案件高達4,809件,其中由熟識的人所犯案件超過4000件,佔比超過八成。在2022年的臺中資優班性侵案中,我們看到家長信任且感謝的老師,竟是對小孩伸出魔爪的壞蛋,這令社會輿論氣憤不已。在統計中,師長關係的通報案件達81件。但是,這個但是很重要,由家庭親屬造成的案件卻高達824件,明明是十倍於狼師的傷害案件,但新聞卻沒有同等比例。

媒體資訊會放大那些能渲染大眾情緒的事件,讓我們誤判問題的癥結點。當然我們仍須持續改善校園安全環境,任何師對生的傷害都不能接受。但若因此忽略家庭關係造成的巨大傷害,並無法達成我們的目標──「保護兒童」。當數據顯現傷害我們最深的,往往是那些理應愛我們的人,那過去只是一味「小心陌生人」的警告教育真的要調整了。

破除大人權威,從身體自主權開始

「要聽大人的話」這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教育指令,要求我們順從長輩的教導。但也很遺憾,一味服從長輩的結果往往就是傷害的開始。

因此,我們的起點不要再問「大人可以怎麼保護孩子」,造成傷害的往往就是這些大人啊!所有單方面自以為是的禁止、保護、情緒勒索式的「這是為了你好」都該掃出我們的視野。我們該問「如何讓孩子建立自身的覺察和保護能力」?

請記得:「只有孩子也覺得好,才真正是為了他們好。」

讓孩子破除大人權威,從小建立「身體自主權」的概念是很好的第一步。正視孩子的「 自我感覺」是關鍵,我們不該只是命令孩子「泳衣包住的身體部位不能讓別人碰」。真正的自主權是只要感到不舒服,即使是臉或手被觸碰,我們都可以表達拒絕。我們要讓孩子學會判斷大人行為的合理性,鼓勵他們堅持自己的界限。無論對方是誰,每個人都應該尊重彼此對身體的自主權。

但我們可不能停在這裡,身體自主權只是基本防線,關係經營的溝通力更是關鍵!

兒少性侵防治的主戰場在哪裡?在愛情關係中

回到前揭的數據觀察,18歲以下的性侵害通報案件主要集中於12-18歲,也就是中學青春期階段,占比超過八成。而其中竟有超過半數,達2150件,是由「男女朋友」或是「前男女朋友」犯下。發生在愛情關係的性暴力才是兒少保護議題的主戰場啊!

在愛情關係中,有許多幽微的迷惑行為困擾著青春期的學生。「我要告白嗎?」「我可以每天傳私訊給喜歡的人嗎?」「第一次接吻要問嗎?」「不答應發生關係就是不愛我嗎?」…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不在課本當中,往往他們只能在同儕朋友間尋找答案。當錯誤的觀念不斷在朋友圈中擴散,不知不覺,你的孩子就被傷害或是傷害了人。

你當然可以說,那我就是不准小孩談戀愛。得了吧,你我都走過年少歲月,愈是禁止只是讓事情在你眼皮底下發生。協助孩子學習建立相互尊重的親密關係才是正道。

如何表達好感?如何拒絕他人好感?如何和伴侶協商相處上的大小事?這些問題仰賴親密關係的溝通能力,但很多時候連大人都不具備。

臺灣需要完整的全面性教育

前面提到的問題都是性教育的範疇,性教育不只是認識第二性徵、認識生殖器官這些衛教知識,更是人權教育的重要環節。201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已提出「全面性教育」,性教育應該放入社會文化中,放入人際相處中。應該涵蓋對於情感的認知,以及平等尊重的價值。鼓勵大家搜尋、了解更多「全面性教育」的資訊吧!

文 / 臺灣吧 Taiwan Bar 執行長 蕭宇辰
本文亦刊登於兒少新聞妙捕手➡點我去看看

臺灣吧推出一堂為青春期的孩子整理關於:身體界線、情感意識、自我保護知識的課程。接住情竇初開的好奇心,更突破開口談性教育的害羞尷尬,才能學習正確的處理、求助方式!➡點我去看看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Taiwanbar Studio 臺灣各種吧股份有限公司